湖南不產(chǎn)檳榔,臺灣和海南倒是多多的產(chǎn),但海南人不吃干的,他們吃青果。湖南人吃檳榔源于湘潭。湖南不產(chǎn)檳榔但很愛吃檳榔,請問湖南檳榔有什么特點?和臺灣檳榔、海南檳榔有什么區(qū)別?
在中國最常見的吃檳榔的地方有3個省份,海南、湖南和臺灣,但三地的檳榔風俗卻各有不同。
海南檳榔
海南是我國檳榔主要產(chǎn)區(qū),入冬是檳榔收獲季節(jié)。到海南來的游客除了領略寶島自然風光外,還有不少引人入勝的風俗人情,“客至敬檳榔”就是其一。海南人把檳榔當成奢侈品對待,都是用來招待貴重的客人的。
海南的生檳榔最獨特的在于它的藥效,檳榔果實中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(yǎng)元素和有益物質(zhì),如脂肪、檳榔油、生物堿等成分。檳榔能下氣、消食、祛痰,所以在藥用性能上被人們廣泛關注。鮮食檳榔有一種“饑能使人飽,飽可使人饑”的奇妙效果,不僅如此,檳榔還有治青光眼、眼壓增高、驅(qū)蟲等癥的效果。
湖南檳榔
湖南人喜歡吃辣椒及腌制品,所以吃檳榔也是吃腌制過的。通常是從海南買回干果后,用清水洗凈,用開水燙過,噴上少量糖精水,或是其他甜味劑水,存放24小時左右,才可食用。食前用刀把檳榔剖成兩至四瓣,點上用石灰加飴糖熬成的鹵水,有的人還愛點上一滴桂子油,放入口中反復咀嚼,又甜又澀,芳香滿口,越嚼越有味。一口好檳榔能嚼得人面頰潮紅,滿口生津。正是檳榔的種種好處,讓湖南人自豪地把檳榔稱作是中國的“植物口香糖”。很多外地人嚼上一口檳榔,十有八九會馬上吐出來,并且會覺得呼吸困難、頭腦發(fā)熱,暈暈忽忽的??墒呛先苏窍矚g這個醉勁兒,就跟吃辣椒一樣,越辣越喜歡。在湖南人眼中,檳榔的味道是嚼出來的,越嚼越有味兒。
臺灣檳榔
檳榔古時在臺灣本來是原住民嗜食的食物,吃檳榔來御寒,一直被視為中下勞工階層的專屬。由于嚼檳榔產(chǎn)生的檳榔渣汁被吐得遍地都是,因而被中上階層認為不雅不潔,被視為社會底層百姓的食物。
臺灣檳榔與海南檳榔最大的差異之處是沒有包裹葉子,而且臺灣檳榔的產(chǎn)量比海南還要多。他們把采收后的檳榔,剝除果蒂和較老的部分,先取由彰化引進的帶有胡椒香氣的荖葉,再攪勻石灰,用小刀涂少許在葉上,將之卷起。然后切開檳榔,將已卷好的荖葉夾放在中間,與老藤、石灰、檳榔一起嚼食,嚼起來臉頰紅潤,全身暖洋洋的,如同喝了一杯小酒。因此,在臺灣吃檳榔者不僅限于青年男女,就連已無牙齒的老者也將“三合物”絞碎后嚼食過癮。